大便脱肛可能由不良的饮食习惯、肛周脓肿、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等因素引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应立即到医院就医,以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长期食用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引起排便直肠脱垂。一般来说,轻度病例可以自行复位。如果不能自行复位,可以进行温水坐浴以改善局部循环后并复位。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以及香蕉、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肛周脓肿:肛周脓肿一般发生在肛门和直肠周围,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如果平时不在意个人卫生,肛周部位可能会受到细菌感染导致炎症的发生,引起持续性疼痛、肿胀、排便不尽、肛门有肿物脱出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胶囊、莫匹罗星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有必要,患者也可以通过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和根治性手术治疗。
3.内痔:内痔是由肛门垫支撑结构、静脉丛和动静脉吻合支的病理变化引起的,导致肛门垫充血、肥大和移位。如果内痔患者有便秘,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用力排便腹部压力会增加,内痔的痔核受压时,容易突出肛门外,引起内痔脱垂。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草木犀流浸液片、地奥司明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如有必要,患者也可以通过痔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
4.肛裂:肛裂是指齿状线以下的肛管皮肤破裂,形成棱柱状裂隙或溃疡。这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肛裂患者排便时通常粪便干燥,容易划伤柔软的肛门皮肤,引起直肠出血。同时,肛裂伤口受到刺激,产生持久的疼痛,在排便的时候也会有肿物脱出。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有必要,患者也可以通过肛裂切除术、括约肌部分离断术等手术接受治疗。
5.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指从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可随大便脱出肛门外,进而导致大便后有个肉球出来,还可伴有便血、里急后重、黏液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内镜下电凝切除、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可适量食用膳食纤维食物,如卷心菜、蘑菇、苹果、香蕉等,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对大便干燥、便秘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以缓解肠道内排便引起的不适。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这有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