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脸麻麻的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也可能是过敏性皮肤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高血压、脑出血等造成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时间熬夜,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出现焦虑、烦躁、头晕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出现脸麻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片、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规律作息,按时睡觉和起床。
2.过敏性皮肤病: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熬夜后脸部与外界过敏原接触,如螨虫、灰尘等,可能会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皮肤瘙痒、发麻、起红疹等症状。平时应注意远离过敏原,可以通过佩戴口罩的方式进行个人防护,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免疫反应,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夜间气温较低,如果患者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等情况,熬夜时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面神经受到一定的损伤,出现脸麻、口角偏移等现象。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针灸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减轻不适症状,同时还要做好保暖的工作,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加重。
4.高血压:考虑跟遗传、高钠饮食等原因有关,熬夜后体内血压水平升高,可能会对脑部神经造成一定的刺激,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脸麻的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尼莫地平片等,同时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咸菜、咸鱼等食物,可适量吃一些应季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5.脑出血: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与治疗,熬药后可能会导致大脑内血管破裂,血块压迫周围神经,影响面部感觉神经纤维或三叉神经区域,从而会出现脸麻麻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华法林钠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抵消血液稀释剂的影响。平时还要注意多加休息,少操劳,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通过跑步、跳绳、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