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手脚发胀可能是睡姿不当、受凉、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睡姿不当:如果在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当,压迫到手脚部位,可能会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出现局部麻木、发胀等症状,可以选择平卧位的方式,将身体的重量分散到后背,也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缓解,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
2.受凉:如果睡觉时没有盖好被子或者室内的温度比较低,可能会受到寒冷刺激,容易造成肌肉痉挛、手脚发胀症状,需要调整室内温度在22℃到26℃,盖一些比较厚的被子。也可以使用热毛巾对手脚部位进行热敷,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热毛巾的温度在35℃到40℃,时间在5~10分钟。
3.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可能与感染或者内分泌障碍等因素有关,会导致四肢远端的运动以及自主神经障碍,出现手脚麻木、刺痛、胀痛等症状,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焦虑。建议使用维生素B1片或者是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营养神经的效果。
4.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手脚部位的关节僵硬、肿胀、疼痛,在急性期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若病情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风湿的效果。
5.肾小球肾炎:可能是感染引起的,会导致肾小球损伤伴炎症,出现血尿、蛋白尿、手部和脚部水肿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炎的效果。
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平时还要注意适当地进行散步或者是游泳等运动,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