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一般是指腹泻,肠炎腹泻出血有可能与直肠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结肠憩室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改善病情。
1.直肠炎:直肠黏膜组织出现炎症同样会导致便血症状,还会出现大便疼痛、肛门疼痛等其他不适症状,要遵医嘱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肠炎宁片等药物抑制炎症积极观察,有助于减轻便血症状。
2.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肠道缺血、感染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腹泻、便血等,可以遵医嘱选用注射用氨苄青霉素、注射用氯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局部炎症损伤严重时,可以考虑肠管切除并且局部吻合处理。
3.溃疡性结肠炎: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可能造成肠道黏膜组织损伤,出现局部溃疡性病变,溃疡病灶逐渐加深也会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进而出现便血症状,患者还会有腹痛、呕吐症状出现,大便中也会有大量黏液,需要遵医嘱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柳氮磺吡啶片等药物来稳定病情。
4.肠结核:肠道内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会使肠道黏膜组织遭到破坏,有时会损伤黏膜下血管组织导致出血,引起便血症状,还会有腹痛、低热、盗汗等其他表现,要遵医嘱规律服用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抗结核药物规律治疗,还要适当休息和清淡饮食。
5.结肠憩室炎:结肠憩室是指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经肌层向外凸出的袋状结构,这个部位出现炎症以后,也会造成黏膜组织损伤,有时引起局部出血导致便血,如果反复出现炎症而且有瘘管形成的表现,可以考虑在肠镜下切除憩室组织,并且进行局部电凝止血。
肠炎腹泻出血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要注意卧床休息和规律排便,积极观察大便的性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才能慢慢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