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是指低热,老人一到下午就低热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肺结核、风湿热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老年人免疫力比年轻人要差,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到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导致午后发热。属于正常现象,如未影响生活可暂时观察,不做特殊处理,比较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药物。
2.上呼吸道感染:老年人体质比较弱,易感染细菌,病毒,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午后低热。应根据致病菌类型遵医嘱用药,如针对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针对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人体代谢失常可能会引起低热、多汗,常伴有心悸、眼球突出、脖子肿大等症状。针对该病主要以抗甲状腺素为原则,可遵医嘱使用甲硫氧嘧啶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4.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反复刺激人的机体所引起的低热,一般好发于午后,表现为午后潮热、盗汗。治疗时需以抗结核分枝杆菌为原则,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如效果不明确,可以联合两种或多种抗结核药治疗。
5.风湿热:是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刺激机体所引起的低热。治疗时需及时遵医嘱使用广谱类抗生素来清除链球菌感染,例如氨苄西林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如有痛感,再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如布洛芬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需要注意,如果老年人长期发低热,也要警惕是恶性肿瘤,比如肺癌、肝癌等。因此需及时根据病因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休息,并保证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