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是指痉挛,蹲下时候腿部肌肉痉挛通常与寒冷刺激、过度疲劳、血液循环不良、电解质失衡、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去除诱因,再合理用药、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寒冷刺激:生活的环境极度寒冷,温度低于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蹲下时候可能会使肌肉收缩,从而引起腿部肌肉痉挛。处理时需及时远离低温环境,并用热毛巾或用热水袋适当热敷局部。也可通过泡澡、增加衣物等方式进行保暖。
2.过度疲劳:长时间的站立、行走或有做剧烈运动,使腿部堆积大量的乳酸,会产生疲劳感,蹲下时候就可能会突然感觉肌肉痉挛、站立不稳等。可通过拉伸肌肉、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也可循环渐进增加活动量,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3.血液循环不良:经常久坐,不爱活动,时间久了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蹲下时候血液无法正常回流到腿部,就会引起肌肉痉挛、腿部麻木等。应及时改善坐姿或站姿,再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同时也要适当增加运动量,比如慢跑、快走等。
4.电解质失衡:因各种原因导致体内钾、钙、镁等流失过多,不及时补充,也可能蹲下时候导致腿部肌肉痉挛。轻者可先通过改善饮食补充电解质,建议平时多食用富含矿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绿叶蔬菜等。电解质失衡严重时,需遵医嘱合理用药,比如钠钾葡萄糖注射液、牡蛎碳酸钙片(口服,一日1-4片,分次饭后服用)、硫酸镁注射液等。
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突出症加重,压迫到周围神经,会引起神经卡压反应,从而导致蹲下时候肌肉痉挛、僵硬、麻木等。需坚持每天热敷或按摩局部,如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如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片等。保守治疗不佳者需手术治疗,例如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
肌肉痉挛不一定是病,但需引起重视,并定期观察,同时也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过频的使用患肢。穿着也要合理,尽量选择柔软透气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