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到手掌麻木酸胀可能是姿势不当、肌肉拉伤、外伤、腕管综合征、颈椎病等原因导致。可去医院就诊,确定原因后采用按摩、热敷、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
1.姿势不当:在打字、玩手术或使用鼠标时,导致手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此时手臂和手掌肌肉处在紧张状态,影响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手腕到手掌麻木、酸胀等表现。建议立即纠正不良的姿势,对鱼际穴、后溪穴、外关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按摩,以顺时针的方式,按摩3-5分钟,每日3次,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不适表现。
2.肌肉拉伤:若近期进行高尔夫、网球、篮球等运动,导致手腕负重增加,可能会拉伤手臂或手掌肌肉疲劳,引起酸痛、肿胀、麻木等表现。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疼痛不适感。对于症状严重者,可以考虑超短波疗法,可以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病情恢复。
3.外伤:手腕到手掌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损伤局部软组织,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表现,加重后出现手部发麻、酸胀等不适感。建议在受伤后使用冷毛巾进行冷敷,避免酸胀加重,严重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盐酸曲马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治疗,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
4.腕管综合征:发病期间手腕中的腕管内压力增高,可能会压迫正中神经,导致患者出现手部麻木、酸胀、僵硬、疼痛等表现。对此可遵医嘱使用美洛昔康片、氯诺昔康片等药物治疗,严重者需完善检查,通过内镜腕管松解术、开放式直视手术等方法处理,术后促进手腕功能恢复。
5.颈椎病:病发后颈段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上肢受损,可能会引起上肢疼痛、麻木等表现,严重者出现上述表现。发病后需遵医嘱使用甲钴胺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治疗,也可对风池穴、百会穴、秉风穴等穴位进行顺时针按摩3-5分钟,每日3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病情。
发病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结果判断病情恢复情况,察觉到异常后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