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没睡好、呕吐可能与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植物神经紊乱、急性胃肠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先去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环境因素: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于明亮、有音乐刺激或看电子产品等,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并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进而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另外睡眠过程中腹部受风着凉,也可能会造成呕吐。应注意保持室内温度恒定,维持在22℃左右即可,在睡前应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和昏暗,避免在睡前看电子产品。
2.饮食因素:如吃饭速度过快、进食大量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油腻食物、睡前吃夜宵等,可能会导致晚上睡不好、呕吐等症状。一般具有自限性,多数能在1~3天逐渐恢复。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可适量喝温水,建议每次饮用100~200mL的温水。当前饮食应以好消化的类型为主,如鸡蛋汤、牛奶、面片、疙瘩汤等。
3.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多种因素造成胃动力障碍后诱发的功能性疾病,其可影响胃液分泌、导致胃肠道蠕动速度变慢,患者容易出现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多种症状。在发病后,可能会导致晚上睡不好,可通过改变饮食模式(如固定三餐进食时间、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腹部按摩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可配合医生用药治疗,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4.植物神经紊乱: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神经症,其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并累及中枢系统、消化系统,患者可出现晚上睡不好、呕吐等症状。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必要时可遵照医嘱口服药物调理,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6片、谷维素片等。
5.急性胃肠炎:是多种因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后诱发的急性炎症,可因进食生冷腐馊食物、暴饮暴食等因素诱发。患者容易出现腹痛、剧烈呕吐、腹泻、睡不好等多种症状。应立即制动休息,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口服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如硫酸阿托品片、盐酸异丙嗪片、甲氧氯普胺片等。若症状较为严重,患者则需要禁食并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如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
在疾病治疗和恢复期,应注意劳逸结合,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