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是诊断此类损伤的重要依据,分为超声表现、MRI表现、X线表现、CT表现、关节造影表现等。
1.超声表现:这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于肌腱韧带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如果是急性肌腱韧带损伤,在超声图像中肌腱、韧带会增厚,正常纹理结构消失,回声减低、不均匀,并可见积液无回声区。
2.MRI表现:MRI即磁共振成像,是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准确诊断软组织损伤。在MRI图像中韧带与肌腱在所有成像序列上均表现为带状低信号结构,边缘清楚光滑。
3.X线表现:X线检查可以显示骨折、脱位等骨性结构损伤。在X线平片上,一般不能显示肌腱和韧带损伤的直接征象,但可能显示损伤处软组织肿胀,层次欠清或模糊。
4.CT表现:CT检查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在诊断肌腱韧带损伤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在CT图像中平扫时可见损伤部位边缘模糊、肿胀,失去正常形态甚至呈碎片状。
5.关节造影表现:这是一种有创检查,用于诊断有无韧带撕裂和关节软骨缺损。通过向关节内注入造影剂,然后拍摄X线片或进行CT扫描,可以观察造影剂在关节内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韧带是否损伤。
总之,肌腱韧带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检查方法和对病因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