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黄体期有可能会怀孕。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到月经来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黄体刺激素的影响,分泌黄体素,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以利受精卵著床。在这个时期,如果卵子已经受精,受精卵会在输卵管内逐渐向子宫腔移动,同时黄体持续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保持适合受精卵着床和发育的状态。一般来说,在排卵后的24小时内受精能力最强,但卵子排出后在女性体内可存活1-2天,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可存活2-3天,所以在黄体期的前期,若有性生活且精子与存活的卵子结合,就有怀孕的可能。
不过,随着黄体期的进展,怀孕的概率会逐渐降低。因为越接近月经来潮,子宫内膜会在没有受精卵着床的情况下,由于黄体萎缩,雌、孕激素水平下降而发生剥落,形成月经。一旦月经来潮,就意味着此次周期没有怀孕。
在黄体期如果有备孕计划,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如果没有备孕计划,也要做好避孕措施,不能因为处于黄体期就掉以轻心,防止意外怀孕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