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输血的作用主要是指回收式自身输血、预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血浆置换等。
1. 回收式自身输血:主要用于外伤性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造成的腹腔内出血,以及心脏、大血管、肝脾等大手术时的失血,将患者术中或术后的失血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可减少异体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疾病传播风险,同时节约血源。
2. 预存式自身输血: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一般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定期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待手术时再回输。比如一些骨科大手术,患者可在术前数周开始采血储存,这样既能保证手术中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又能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引发的免疫反应。
3. 稀释式自身输血:通常在麻醉后、手术前,通过抽取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血容量正常,采集的血液在手术后期再回输给患者。常用于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肝叶切除术等,可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注量。
4.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用于治疗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通过去除患者体内过多的红细胞,改善血液黏稠度,缓解症状。还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等,减少异常增多的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目的。
5. 血浆置换:主要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通过去除患者体内含有致病物质的血浆,补充新鲜血浆或血浆代用品,从而改善病情。
自身输血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实施前,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等因素,以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