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液与漏出液在原因、外观、比重、蛋白含量、细胞计数等方面存在区别。
1.原因:渗出液是由于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等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漏出液则是由于非炎症性因素,如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如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阻等、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淋巴管等引起。
2.外观:渗出液多为浑浊,可呈血性、脓性、乳糜性等;漏出液一般为淡黄色、清亮透明。
3.比重:渗出液比重常大于1.018;漏出液比重一般小于1.018。
4.蛋白含量:渗出液蛋白含量较高,常大于30g/L;漏出液蛋白含量较低,常小于25g/L。
5.细胞计数:渗出液细胞计数较多,常大于500×10⁶/L;漏出液细胞计数较少,常小于100×10⁶/L。
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积液,应及时就医,配合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积液性质,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