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产前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
1.产前感染:母亲孕期如果发生感染,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例如,母亲患绒毛膜羊膜炎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侵入胎盘血液循环,进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接触到母亲产道或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而被感染。比如,当母亲产道存在B族链球菌感染时,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细菌可能会侵入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诱发疾病。尤其是在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的情况下,感染几率会大大增加。另外,分娩过程中的一些医疗操作,如助产时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也会使新生儿暴露于病原体中,导致感染。
3.产后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侵入新生儿体内,最常见的是脐部感染。新生儿的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创口,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容易在此滋生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疾病。
家长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状态。如果新生儿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拒奶、嗜睡或烦躁不安、黄疸等症状,可能是败血症的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