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戒断症状通常在长期酗酒者突然停止饮酒后12至48小时内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引起的症状有震颤、焦虑、恶心呕吐、心跳过速等。
1.震颤:酒精在人体内长期作用,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对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产生干扰。当突然停止饮酒时,神经系统会出现反跳性兴奋。这种兴奋主要影响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等部位,使得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控制失调,从而出现震颤。通常表现为手部、舌头或眼睑的不自主震颤。
2.焦虑:酒精对大脑的神经适应性产生影响,长期饮酒会使大脑的奖赏系统和情绪调节系统发生改变。酒精戒断时,大脑中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的功能紊乱,这些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多巴胺水平的下降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血清素系统的不稳定可能引发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多种情绪问题。
3.恶心呕吐:酒精对胃肠道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长期饮酒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在戒断过程中,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出现失调,特别是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此外,戒酒时身体的应激反应也会导致胃肠道黏膜的敏感性增加,引起恶心和呕吐。
4.心跳过速:酒精戒断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出汗。同时,还会刺激心脏的β受体,使心率加快。另外,身体在戒断酒精后,为了适应新的代谢状态,会调整体内的激素水平,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这也会导致心跳加速和出汗。
总之,急性酒精戒断是一个复杂且潜在危险的过程,需要医疗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支持。如果正在经历戒断症状,建议立即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