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椎间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位置与构成: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由中央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构成。髓核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纤维环则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组成。
2. 缓冲作用:能缓冲脊柱在运动和负重时所承受的压力,减少椎体之间的直接冲击。比如在行走、跳跃等活动中,椎间盘就像一个减震器,保护椎体和脊髓免受损伤。
3. 维持脊柱稳定性:椎间盘通过与椎体的紧密连接,限制了椎体之间的过度活动,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稳定性。它使脊柱在运动中既能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又不至于过度移位。
4. 活动度关联:不同部位的椎间盘活动度有所不同。颈椎和腰椎部位的椎间盘活动度相对较大,这与这些部位脊柱的功能需求相适应,因为颈椎和腰椎需要承担更多的屈伸、旋转等活动。
5. 营养供应特殊:椎间盘没有直接的血液供应,其营养主要通过椎体软骨终板的渗透作用来获取。这种特殊的营养供应方式使得椎间盘的修复和再生能力相对较弱。
6. 易受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的不良姿势、过度负重等因素的影响,椎间盘容易发生退变。纤维环可能会出现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常见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负重,适当进行脊柱的功能锻炼,以维护椎间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