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肠炎患者会拉肚子。
肠炎是指肠道发生炎症反应,引发肠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以及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当肠道受到这些因素的侵袭时,肠道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病理改变。肠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炎症刺激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内的食物和液体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来不及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从而导致拉肚子的症状出现。
在急性肠炎中,拉肚子的症状往往比较明显。比如因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引发的急性肠炎,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频繁的腹泻,大便性状可呈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还可能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肠炎患者的拉肚子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反复出现,比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长期存在炎症溃疡,会间断性地出现腹泻,大便中可能带有黏液和脓血,长期腹泻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尽量不吃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预防肠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