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后肌的常见疾病有旋后肌综合征、旋后肌劳损、旋后肌拉伤、旋后肌肌腱炎、旋后肌肌疝等。
1. 旋后肌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旋后肌浅层腱弓处的压迫,导致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前臂伸肌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肘部外侧疼痛,可向远端放射,在用力伸指、伸腕时疼痛加剧,还可能伴有手部无力、握力减弱等症状。
2. 旋后肌劳损:多因长期反复使用旋后肌,如频繁进行前臂旋后动作,导致肌肉疲劳、损伤。表现为旋后肌部位的酸痛、胀痛,休息后可缓解,劳累后加重,局部可有压痛。
3. 旋后肌拉伤:通常在剧烈运动或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如用力过猛的旋后动作。拉伤后局部疼痛明显,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肌肉撕裂,皮下淤血等情况。
4. 旋后肌肌腱炎:由于肌腱长期过度摩擦、劳损,引发炎症反应。患者会感到旋后肌附着点处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尤其是在做旋后动作时,有时可触及肌腱处的硬结或条索状物。
5. 旋后肌肌疝:相对较为罕见,多因肌肉筋膜缺损或薄弱,在肌肉收缩时,部分肌腹通过缺损处向外突出形成肌疝。一般表现为局部肿块,在肌肉收缩时肿块明显,放松时可缩小或消失。
当出现旋后肌相关疾病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根据具体病情,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治疗期间要避免过度活动患肢,配合医生的治疗,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