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也就是排卵期,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2 - 16天,历时数小时或2 - 3天,不超过7天,出血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量。
从中医角度来看,经间期是阴阳转化的时期,在氤氲乐育之时,若肾阴不足,或湿热内蕴,或瘀血阻滞等,就可能导致经间期出血。从西医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卵泡成熟排卵后,雌激素水平会出现短暂下降,使得部分女性的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的阴道出血。
经间期出血可能会伴有轻微的腰腹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部分女性可能没有明显不适,只是偶然发现阴道有少量出血。
对于经间期出血,若偶尔出现且出血量少,可先观察。但如果出血频繁、出血量多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腹痛剧烈、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对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