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等。
1. 保守治疗: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关节面平整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适用。通过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能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的环境。利用其固定作用,防止骨折断端因肢体活动而发生再移位,让骨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逐渐生长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一般需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石膏或支具,固定时间通常在 6 - 8 周,期间要定期复查 X 光,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 物理治疗: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采用热敷、按摩、理疗等方式。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受损部位得到更多营养物质供应,利于骨折愈合。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防止肌肉萎缩,还能改善局部软组织的血液循环。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骨折部位的修复。通常在骨折固定一段时间后,根据恢复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
3. 药物治疗:可使用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骨肽片等药物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接骨七厘片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能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血肿吸收,促进骨痂生长。仙灵骨葆胶囊能滋补肝肾、接骨续筋、强身健骨,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的修复能力。骨肽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形成。这些药物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服用剂量和疗程。
4. 微创治疗:对于部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采用微创技术。如经皮穿刺复位固定术,通过小切口插入器械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这种方法创伤小,能减少对周围软组织和血管神经的损伤,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能更好地保护骨折部位的血运,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能更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该方法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5. 手术治疗:当胫骨平台骨折移位明显、关节面塌陷严重或合并有其他损伤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断端准确复位,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固定,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和胫骨的正常解剖结构。这样能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根据恢复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骨折部位的固定稳定,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注意观察骨折部位有无肿胀、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如有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