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门周围红可能是尿布更换不及时、局部摩擦、腹泻刺激、过敏反应、肛周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勤换尿布、减少摩擦、治疗腹泻、远离过敏原、抗感染等。
1. 尿布更换不及时:宝宝皮肤娇嫩,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易引起发红。应增加更换尿布频率,尤其是在宝宝大小便后及时更换。每次更换时用温水轻柔清洗肛门周围,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保持局部干爽。可涂抹护臀膏,如氧化锌软膏、鞣酸软膏、凡士林软膏,遵医嘱用药,形成保护膜,减少刺激。
2. 局部摩擦:尿布材质粗糙、紧身衣物等摩擦,会使肛门周围皮肤受损发红。选择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和宽松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若局部皮肤有破损,可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
3. 腹泻刺激:频繁腹泻,粪便中的消化酶等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发红。积极治疗腹泻,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补液盐散。同时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轻轻蘸干,可适当暴露肛周皮肤,促进恢复。
4. 过敏反应:对尿布、湿巾、洗涤剂等过敏,会出现肛门周围发红。需找到并远离过敏原,更换不过敏的产品。症状较轻时,用温水清洗后自然晾干;症状较重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5. 肛周感染:细菌、真菌等感染可致肛门周围发红。注意肛周卫生,保持清洁。细菌感染可遵医嘱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真菌感染可遵医嘱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日常要多关注宝宝肛周皮肤状况,保持肛周清洁干爽,合理喂养,增强宝宝抵抗力。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