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受伤后的24小时至48小时内通常选择冷敷,48小时后通常选择热敷。
冷敷的原理主要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从而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比如在急性扭伤初期,冷敷能防止肿胀进一步加剧。热敷则是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和促进淤血吸收。像肌肉劳损后热敷,能让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在运动损伤中,冷敷和热敷的应用较为常见。冷敷除了用冰袋,还可以用湿冷的毛巾。热敷可以选择热毛巾、热水袋等。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热敷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缓解作用。
在进行冷敷或热敷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如果本身有皮肤疾病、血液循环障碍等问题,或者受伤情况较为严重,应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再决定是否进行冷敷或热敷,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