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错位可能是外伤、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疾病、姿势不良、剧烈运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复位、固定、康复训练等。
1. 外伤:多因车祸、高处坠落、严重撞击等强大外力作用于胯部,导致胯骨的正常解剖位置改变。对于轻度错位,可在麻醉下通过手法复位,之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若错位严重,需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遵医嘱服用接骨七厘片、活血止痛胶囊、骨肽片,促进恢复。
2.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胎儿在母体内髋关节发育异常,出生后随着生长,髋关节稳定性差,易出现胯骨错位。婴幼儿期可使用Pavlik吊带治疗;年龄稍大儿童可能需手术治疗,如髋臼成形术等。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可遵医嘱用碳酸钙D3颗粒、维生素AD滴剂、甲钴胺片辅助恢复。
3. 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等,炎症或骨质破坏影响髋关节结构,引发胯骨错位。针对滑膜炎,可采用休息、物理治疗,遵医嘱口服布洛芬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滑膜炎颗粒。股骨头坏死严重时需手术置换关节。
4. 姿势不良:长期跷二郎腿、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使髋关节受力不均,逐渐导致胯骨错位。要纠正不良姿势,进行康复锻炼,如髋关节伸展、旋转运动。可辅助热敷、按摩。也可遵医嘱服用氨糖软骨素胶囊、壮骨关节丸、独一味软胶囊。
5. 剧烈运动:进行如踢足球、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突然的扭转、碰撞,可能引起胯骨错位。急性错位应立即停止运动,冷敷止痛。尽快就医复位,之后进行康复训练。可遵医嘱用云南白药膏、红花油、消肿止痛酊。
治疗期间要严格按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