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挫伤可能是运动损伤、外力撞击、姿势不良、过度劳累、感染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1.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姿势不当、用力过猛等都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挫伤。运动前未充分热身,肌肉处于僵硬状态,突然剧烈运动易引发损伤。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冷敷,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减轻肿胀疼痛。48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消肿止痛酊。
2. 外力撞击:如遭受重物击打、碰撞等,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肌肉,破坏肌肉组织的完整性。受伤后及时检查伤势,较轻时可先冷敷再热敷。疼痛明显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三七伤药片。
3. 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扭曲状态,易造成局部肌肉慢性挫伤。要及时纠正不良姿势,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可配合按摩、理疗。也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氯唑沙宗片。
4. 过度劳累: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或高强度劳作,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积累性损伤导致挫伤。需适当休息,避免继续过度劳累。可进行热敷、按摩缓解疲劳。遵医嘱使用活血止痛胶囊、独一味软胶囊、复方伤痛胶囊。
5.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侵袭肌肉组织,引发炎症导致挫伤。积极治疗感染源,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如细菌感染遵医嘱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胶囊。
受伤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受伤部位过早用力活动,防止伤势加重。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和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