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可能是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营养素缺乏、创伤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抗感染、降低羊膜腔压力、纠正胎膜受力不均、补充营养素、处理创伤等。
1. 生殖道感染:孕期阴道内的病原体上行侵袭宫颈内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导致胎膜早破。对于此类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克霉唑栓、甲硝唑栓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以消除病原体,降低胎膜早破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2. 羊膜腔压力升高: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情况会使羊膜腔压力过高,容易引起胎膜早破。若因多胎妊娠导致,需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减胎术;若是羊水过多,可在医生评估后,通过羊膜腔穿刺放羊水来适当降低羊膜腔压力。
3. 胎膜受力不均: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可使胎儿先露部不能与骨盆入口衔接,盆腔空虚致使前羊膜囊所受压力不均,引起胎膜早破。对于胎位异常,在孕期可通过胸膝卧位等方法尝试纠正胎位;若存在头盆不称,需综合评估,必要时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
4. 营养素缺乏:孕妇缺乏铜、锌及维生素C等营养素,影响胎膜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合成,使胎膜抗张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锌片、多维元素片、维生素C泡腾片等补充相应营养素,同时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
5. 创伤:羊膜腔穿刺不当、人工剥膜等创伤可导致胎膜早破。若因创伤引起,需及时评估胎膜早破的严重程度,根据孕周及胎儿情况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如孕周较小,可尽量采取期待疗法,延长孕周;若孕周已较大,胎儿基本成熟,可考虑适时终止妊娠。
孕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