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腰弯背驼可能是年龄增长、姿势不良、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改善生活习惯、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等。
1.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老人脊柱椎体骨质会逐渐发生退变,椎间隙变窄,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导致腰弯背驼。应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延缓脊柱退变。同时,日常要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
2. 姿势不良: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站姿,如弯腰驼背、低头等,会使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导致脊柱变形。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床垫。还可进行背部肌肉锻炼,如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
3. 骨质疏松:老年人骨量流失加快,骨密度降低,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导致腰弯背驼。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鲑降钙素鼻喷剂,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4.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可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和组织,引起腰部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可导致姿势性驼背。要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可进行牵引、按摩等物理治疗,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甲钴胺片、腰痹通胶囊。
5. 强直性脊柱炎: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等关节,导致脊柱强直、畸形。患者要坚持进行脊柱功能锻炼,如深呼吸、脊柱伸展运动等。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病情发展。
日常要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定期体检。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物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