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鼻可能是鼻骨发育不良、外伤、鼻中隔软骨损伤、鼻腔感染、先天性梅毒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手术修复、药物治疗等。
1. 鼻骨发育不良:多因先天性的鼻骨发育异常,导致鼻背呈不同程度的凹陷。对于轻度鼻骨发育不良,可通过注射填充的方式,如注射玻尿酸等使鼻背隆起;对于中重度患者,常需进行鼻骨截骨复位手术,重塑鼻骨形态,改善鞍鼻外观。
2. 外伤:鼻部遭受撞击等外伤,致使鼻骨骨折未得到正确复位愈合,引发鞍鼻畸形。若外伤时间较短,鼻骨骨折处尚未愈合,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鼻骨复位术;若骨折已愈合形成畸形,需行手术切开复位,重新调整鼻骨位置,恢复鼻部正常形态。
3. 鼻中隔软骨损伤:鼻中隔手术等原因造成鼻中隔软骨过度切除,支撑力减弱导致鞍鼻。一般需采用自身软骨移植的方法,如取耳软骨、肋软骨等,移植到鼻部以增加支撑,改善鞍鼻情况。
4. 鼻腔感染:如严重的鼻窦炎等长期炎症刺激,破坏鼻软骨结构,引起鞍鼻。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罗红霉素颗粒,遵医嘱用药。待炎症控制稳定后,根据情况考虑手术修复鼻部畸形。
5. 先天性梅毒:梅毒螺旋体侵犯鼻骨及软骨,造成骨质破坏、吸收,形成鞍鼻。需使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驱梅治疗,如苄星青霉素注射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剂、青霉素V钾片,遵医嘱用药。待梅毒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需要进行鼻部整形手术改善外观。
治疗后要保持鼻部清洁,避免外力碰撞鼻部,防止影响手术效果或加重损伤。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