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外科感染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留置导管、肠道菌群失调、环境因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强免疫力、保护皮肤黏膜、合理使用导管、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环境等。
1. 免疫力低下: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得机体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可通过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口服液、转移因子胶囊来提升免疫力。
2.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减弱: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皮肤变薄、干燥,黏膜分泌功能降低,屏障作用减弱,病原体易侵入。日常要注意皮肤保湿,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皮肤损伤。保持口腔、呼吸道等黏膜清洁,勤漱口。若有皮肤破损,及时清洁消毒,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
3. 留置导管:老年外科患者常因治疗需要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等,这些异物会增加感染风险。要严格掌握导管留置指征,尽量缩短留置时间。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导管及引流装置,遵医嘱使用呋喃西林溶液、碘伏溶液进行局部消毒护理。
4. 肠道菌群失调: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加上手术、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引发感染。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布拉氏酵母菌散,遵医嘱用药。饮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5. 环境因素:病房环境不清洁、通风不良等易滋生细菌,增加感染几率。要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消毒,每天开窗通风至少 2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限制探视人员,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老年外科感染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包括体温、伤口愈合情况等。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护理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