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错位可能是先天性髌骨发育异常、膝关节外伤、股四头肌力量不平衡、运动姿势不当、膝关节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
1. 先天性髌骨发育异常:先天性髌骨形态、结构异常,如髌骨过小、过高或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等,使得髌骨在运动时稳定性差,易发生错位。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通过佩戴膝关节支具,限制异常活动,辅助髌骨保持正常位置;症状严重时,多需进行手术矫正,如髌骨重排手术等,术后配合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2. 膝关节外伤:如直接暴力撞击膝关节、过度扭转等,可导致髌骨周围的韧带、肌肉损伤,破坏髌骨的正常固定结构,引起错位。受伤后应立即冷敷,减少肿胀和疼痛。若错位较轻,可在医生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膝关节;若损伤严重,如韧带断裂等,则需手术修复受损组织,术后遵医嘱服用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胶囊、布洛芬缓释片,促进恢复。
3. 股四头肌力量不平衡:股四头肌的内侧头和外侧头力量不协调,外侧力量过强或内侧力量过弱,会使髌骨在运动中受力不均,向外侧移位。可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增强股四头肌内侧头力量,改善力量平衡;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肌内效贴,辅助调整髌骨位置。
4. 运动姿势不当:长期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如跑步时过度内扣或外八、跳跃落地姿势不正确等,增加了髌骨的异常压力和摩擦力,易引发错位。需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纠正运动姿势,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放松,减少肌肉紧张。
5. 膝关节疾病:如膝关节滑膜炎、骨性关节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膝关节周围组织肿胀、疼痛,影响髌骨的正常轨迹,导致错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遵医嘱服用滑膜炎颗粒、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控制炎症,缓解症状;同时结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在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和再次受伤。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