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耳朵流脓可能是外耳道耵聍堵塞、外耳道炎、中耳积液、鼓膜穿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清理耵聍、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
1. 外耳道耵聍堵塞:婴儿外耳道相对狭窄,耵聍腺分泌旺盛,耵聍排出不畅易堵塞。耵聍遇水膨胀、感染就可能导致耳朵流脓。可由专业医生使用耵聍钩、镊子等工具小心取出耵聍,若耵聍较硬,可先使用5%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3天后再行冲洗。
2. 外耳道炎:多因婴儿外耳道皮肤娇嫩,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或挖耳损伤皮肤引发感染。表现为耳朵疼痛、流脓。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污水进入。
3. 中耳积液:咽鼓管功能障碍,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口,导致中耳积液,继发感染后耳朵流脓。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阿奇霉素胶囊,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切开置管术。
4. 鼓膜穿孔:多因外伤或中耳炎导致。穿孔后中耳易感染流脓。小的穿孔可自行愈合,期间要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上述抗感染药物;大的穿孔长时间不愈合,可考虑手术修复。
5.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感冒后炎症蔓延至中耳。耳朵剧痛后出现流脓。可遵医嘱使用上述抗生素,同时用酚甘油滴耳缓解疼痛,流脓后用双氧水清洗耳道。
日常要注意保持婴儿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朵。喂奶时注意姿势,防止呛奶引发中耳炎。若婴儿耳朵持续流脓或出现发热、哭闹不止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