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开口子可能是皮肤干燥、摩擦、足癣、皲裂性湿疹、维生素缺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等。
1. 皮肤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脚部皮肤水分流失快,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开裂。可在洗脚后趁皮肤未完全干,涂抹凡士林软膏、尿素维E乳膏、蛇油膏等滋润皮肤,锁住水分,平时要减少洗脚次数,避免用过热的水和刺激性强的肥皂。
2. 摩擦:长时间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姿势不当等,使脚部局部皮肤反复受摩擦,角质层增厚后易开口子。选择合适尺码、柔软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对于已经形成的口子,可使用创可贴、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3. 足癣:真菌感染足部皮肤,引发炎症,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脱屑,严重时会开口子。遵医嘱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药物,同时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
4. 皲裂性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皮肤干燥、增厚、开裂。可遵医嘱外用卤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药膏,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止痒,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5. 维生素缺乏:身体缺乏维生素A、B族等,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使皮肤干燥、粗糙,易出现口子。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糙米等,也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A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E软胶囊补充维生素。
平时要注意保持脚部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防止感染。穿透气性好的鞋袜,让脚部皮肤能正常呼吸。若口子长时间不愈合或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