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微血管阻塞、炎症反应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破裂后会引发急性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遵医嘱用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降低血脂,遵医嘱用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 冠状动脉痉挛:多种因素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管突然收缩,血流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可选用硝酸酯类药物注射液、地尔硫䓬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遵医嘱用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痉挛,恢复心肌供血。
3. 血栓形成:在血管内皮损伤等基础上,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常用尿激酶注射剂、链激酶注射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遵医嘱用药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
4. 微血管阻塞:梗死相关动脉再通后,可能因微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等导致微血管阻塞,影响心肌灌注。可使用尼可地尔片、曲美他嗪片、丹参滴丸,遵医嘱用药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加心肌灌注。
5. 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发生后,局部会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遵医嘱用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治疗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戒烟限酒。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