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下界活动度正常值一般为 6 - 8cm。通常在平静呼吸时,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 6 肋间隙,腋中线第 8 肋间隙,肩胛线第 10 肋间隙。当肺组织发生病变,如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等,可导致肺下界活动度减小;而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可使肺下界上移,肺下界活动度也会受到影响。
原理:肺下界活动度主要反映膈肌的运动功能。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舒张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回缩。通过叩诊等方法可以检测到肺下界的位置及其活动范围,从而评估肺功能和膈肌的运动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肺下界活动度相对稳定,但在一些生理情况下,如年龄增长、肥胖等,肺下界活动度可能会略有减小。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由于膈肌的锻炼,肺下界活动度可能会相对较大。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膈肌的功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吸入有害物质等,以减少肺部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