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1. 健康饮食:高血压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高钾的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能降低体内钠水潴留,减轻心脏和血管负担,从而降低血压。增加钾摄入可促进钠排出,利于血压稳定。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等富含钾的食物,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摄入。烹饪时少用盐和酱油,可用柠檬汁、香草等增添风味。
2. 适量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管弹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进而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坚持 30 分钟以上,速度适中;慢跑,每周 3 - 5 次,每次 20 - 30 分钟;太极拳,动作舒缓,能调节身心,每天练习 1 - 2 次。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3.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少脂肪对血管的压迫,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压。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内18.5 - 23.9kg/m²。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合理分配三餐,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热量。
4.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过量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血压波动。戒烟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血管的损害,逐渐恢复血管正常功能。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
5. 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导致血压升高。保持心理平衡能稳定内分泌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利于血压稳定。学会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选择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冥想,每天花 15 - 20 分钟专注呼吸,排除杂念;与家人朋友倾诉,分享生活中的烦恼。
日常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若血压控制不佳或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