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的表现常见到罕见依次为腹痛、便血、腹泻、腹部压痛、发热等。
1. 腹痛:是缺血性结肠炎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为突发的痉挛性疼痛,疼痛部位常与病变部位相关,一般以左下腹较为多见,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在排便后疼痛可能会稍有缓解。
2. 便血:患者可出现便血症状,便血的颜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便,出血量多少不定,轻者仅为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可出现大量便血,这主要是由于肠道缺血导致黏膜损伤、出血所致。
3. 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可从数次到十余次不等,粪便质地可稀软或呈水样,这与肠道缺血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以及肠道蠕动加快有关。
4. 腹部压痛: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腹部有压痛,压痛部位多与病变肠段相对应,一般压痛程度较轻,若出现反跳痛、肌紧张等,则提示可能存在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5. 发热: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这可能是由于肠道缺血后局部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进而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用药、饮食及休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