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后小腿肚疼应根据乳酸堆积、肌肉拉伤、局部受凉、缺钙、下肢静脉曲张等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热敷、补钙等。
1. 乳酸堆积:下山时小腿肌肉频繁收缩,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可通过适当休息,让身体自然代谢乳酸;进行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小腿肚,每次 15 - 20 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乳酸排出;还可轻柔按摩小腿肚,从脚踝向膝盖方向,帮助放松肌肉。
2. 肌肉拉伤:下山过程中动作不当,如突然发力、过度伸展,可能导致小腿肌肉拉伤。应立即停止活动,对拉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减轻肿胀和疼痛。48 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活血止痛膏。
3. 局部受凉:下山后身体散热快,若小腿保暖不足,受凉后肌肉痉挛引起疼痛。要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可泡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让小腿充分受热,缓解痉挛。也可进行红外线照射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 缺钙:身体钙含量不足,肌肉兴奋性增加,易出现痉挛疼痛。日常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还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 D3 片、维 D 钙咀嚼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补充钙质,同时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5. 下肢静脉曲张:本身有下肢静脉曲张,下山时腿部压力增大,加重静脉回流不畅,导致小腿肚疼痛。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可穿戴医用弹力袜,减轻静脉压力。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口服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
下山后出现小腿肚疼,要注意观察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若疼痛剧烈、长时间不缓解或伴有肿胀、麻木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合理安排活动量,避免再次损伤小腿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