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骨折后的锻炼方式常见到罕见依次有握拳伸展、腕关节屈伸、旋转活动、抓握练习、抗阻训练等。
1. 握拳伸展:骨折初期,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缓慢握拳,将手指尽量向掌心收拢,感受手部肌肉的收缩,然后再慢慢伸展手指,恢复到自然伸直状态,重复进行,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3 - 4组,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2. 腕关节屈伸:在骨折部位初步愈合后,开始进行腕关节屈伸活动。将手臂放在桌面,掌心向上,手腕缓慢向上抬起,尽量让手背与前臂呈最大角度,保持几秒钟后再缓慢放下;接着掌心向下,手腕向下弯曲,同样保持几秒钟后还原,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有助于恢复腕关节活动度。
3. 旋转活动:当骨折进一步愈合,可尝试腕关节旋转练习。手臂伸直,手腕放松,以腕关节为中心,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手腕,旋转幅度逐渐增大,每个方向旋转10 - 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 - 4组,增强腕关节灵活性。
4. 抓握练习:准备一些柔软的物品如海绵球、握力器等,用受伤的手握住,用力抓紧,保持片刻后松开,重复操作,每次练习15 - 20分钟,每天3 - 4组,可增强手部抓握力量。
5. 抗阻训练:骨折基本愈合后,可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或哑铃等辅助器材,在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时施加一定阻力,增加训练强度,每组动作8 - 12次,每天2 - 3组,进一步提升腕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腕部骨折后的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锻炼过程中若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同时,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长期规律锻炼才能更好地促进腕部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