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脏不舒服可能是劳累、情绪波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
1. 劳累:老人身体机能下降,过度劳累后心脏负担加重,易引发心脏不舒服。日常应合理安排活动量,避免长时间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若症状明显,可适当吸氧,一般通过鼻导管吸氧,流量控制在 2 - 3L/min。
2. 情绪波动:情绪大起大落会使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影响心脏功能。要保持平和心态,避免大喜大悲。家人多陪伴交流,舒缓老人情绪。若因情绪激动导致心跳过快,可遵医嘱服用稳心颗粒、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胶囊。
3.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饮食上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戒烟限酒。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速效救心丸,遵医嘱用药。
4. 心律失常: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规律作息。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
5. 心肌病:心肌病变影响心脏功能。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可遵医嘱服用卡托普利片、地高辛片、呋塞米片。
老人心脏不舒服时,家属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日常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进行舒缓运动。定期带老人到医院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