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时,可通过以下药物来降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中成药、物理降温辅助药物、其他降温药物等。
1. 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作用,能有效降低发热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
2. 糖皮质激素:例如地塞米松等,具有较强的抗炎、抗毒、抗过敏及抗休克等作用,能迅速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发热症状,但使用需谨慎,避免不良反应。
3. 中成药:像柴胡口服液等,有一定的清热解表功效,可辅助降低体温,同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感冒发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 物理降温辅助药物:比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可用于口腔护理,减轻发热引起的口腔不适,辅助降温。
5. 其他降温药物:如安乃近等,能使血管扩张,促进散热,达到降温目的,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现已较少使用。
在使用药物降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使用。同时,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患者的身体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医。还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