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性瘫痪的表现主要有运动障碍、姿势异常、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发作等。
1.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运动不协调、肌力减弱、运动幅度减小等,如上肢不能正常伸展和屈曲、下肢行走时呈剪刀样步态等。
2.姿势异常:常见的有头后仰、角弓反张、四肢屈曲或伸直等姿势,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活动和姿势发育。
3.智力障碍:部分脑性瘫痪患儿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表现为学习能力差、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
4.语言障碍:可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口吃等问题,影响患儿的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
5.癫痫发作:约30%-50%的脑性瘫痪患儿伴有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如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定期带患儿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康复训练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包括运动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以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患儿出现新的症状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