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流鼻血可能是鼻黏膜干燥、挖鼻孔习惯、鼻部炎症、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保持鼻腔湿润、纠正不良习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鼻黏膜干燥:空气干燥、炎热或寒冷等环境因素易导致鼻黏膜水分流失,变得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让孩子多喝水,补充水分;也可在鼻腔内涂抹适量红霉素眼膏、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滋润鼻黏膜,遵医嘱用药。
2. 挖鼻孔习惯:孩子好奇心强,常不自觉挖鼻孔,损伤鼻黏膜引发流鼻血。要耐心教育孩子,让其明白挖鼻孔的危害,帮助孩子逐渐纠正这一不良习惯;当孩子想挖鼻孔时,可通过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
3. 鼻部炎症: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鼻黏膜,使其处于充血状态,容易出血。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窦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渊通窍颗粒,遵医嘱用药。同时要注意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4.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导致局部鼻黏膜变薄,受气流等刺激易出血。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鼻喷药物缓解症状;若偏曲严重、出血频繁,则需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医生评估后确定。
5.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鼻出血。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使用升血小板胶囊、氨肽素片、血宁糖浆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输血治疗。
日常要注意让孩子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擤鼻。若鼻出血频繁或出血量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