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起风疙瘩很痒可能是接触过敏原、感染、冷热刺激、情绪波动、遗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治疗感染、调节环境温度、稳定情绪、日常护理等。
1. 接触过敏原:孩子皮肤接触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风疙瘩且伴有瘙痒。可让孩子远离已知过敏原,症状较轻时用炉甘石洗剂涂抹止痒;若症状较重,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2. 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身体后,会引发免疫反应,刺激身体产生炎症介质,影响皮肤血管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风疙瘩。积极治疗感染源,如因病毒感染,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细菌感染则根据情况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3. 冷热刺激:突然的温度变化,如从寒冷环境进入温暖环境,或反之,会使皮肤的血管快速扩张或收缩,导致皮肤出现应激反应,引起风疙瘩。注意调节环境温度,避免孩子忽冷忽热。瘙痒时用冷毛巾适当冷敷缓解,也可遵医嘱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
4. 情绪波动:孩子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激动时,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发生变化,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和激素,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诱发风疙瘩。家长要多安抚孩子情绪,让其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 C 片、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润燥止痒胶囊。
5. 遗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遗传史,孩子遗传了过敏体质,就更容易出现风疙瘩。日常要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选择温和护肤品。发作时可遵医嘱外用除湿止痒软膏、丹皮酚软膏、复方樟脑乳膏。
要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变化,若风疙瘩持续不消退、伴有发热、呼吸急促等异常,及时就医。用药期间严格按医生嘱咐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注意孩子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海鲜等易过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