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不保留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在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灌肠溶液的选择、灌肠液的温度、灌肠筒的高度、肛管的插入深度、灌肠过程中的观察、灌肠后的处理等。
1. 灌肠溶液的选择:常用的灌肠溶液为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2. 灌肠液的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患者用4℃生理盐水。
3. 灌肠筒的高度:液面距肛门40~60cm。
4. 肛管的插入深度:成人插入直肠7~10cm,小儿插入4~7cm。
5. 灌肠过程中的观察:观察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脉搏等。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灌肠后的处理:嘱患者尽量保留灌肠液5~1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及时清理用物,保持床单位整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排便困难等问题,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