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CT与MRI特点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CT与MRI特点

更新时间:2025-02-17 09:19:47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颅脑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下是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CT与MRI特点:

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脑萎缩、脑干及小脑病变等。具体表现为:

1. 基底节区异常信号:以双侧豆状核对称性改变最为常见,可同时累及尾状核及丘脑等。在CT上呈低密度,在MRI的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1.1 豆状核:双侧豆状核对称性病变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之一。CT上可见豆状核区的低密度影,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1.2 尾状核:尾状核也可受累,表现与豆状核类似。

1.3 丘脑:丘脑受累时,影像学表现与基底节区其他部位相似。

2. 脑萎缩:包括弥漫性脑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弥漫性脑萎缩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脑沟、脑裂增宽;局限性脑萎缩以额叶、颞叶萎缩较为常见。

2.1 弥漫性脑萎缩:CT和MRI均可显示脑室扩大,脑沟、脑裂增宽,脑实质体积减小。

2.2 局限性脑萎缩:额叶和颞叶萎缩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相应部位的脑沟增宽,脑回变窄。

3. 脑干及小脑病变:较少见,可表现为脑干及小脑的萎缩、变性等。

3.1 脑干:脑干病变时,CT和MRI可显示脑干体积缩小,信号异常。

3.2 小脑:小脑受累可表现为小脑萎缩,蚓部和半球均可出现。

对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豆类、坚果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审编医生
陈文珍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治疾病:癫痫持续状态,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详情>

用药指导

/吃什么药好
梅格施
梅格施
适应症状:本品适用于晚期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姑息治[说明书]
Bristol-Mye
特茉芬
特茉芬
适应症状:主要用于晚期乳癌或手术后经放疗、化疗仍不[说明书]
Rottendorf
澳奇
澳奇
适应症状:本品适用于以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进展的绝经[说明书]
南京长澳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