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内科 >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肝素的作用有哪些

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肝素的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11-22 05:04:05

说起血栓,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人体产生血栓的本质是为了修补受损的血管内皮,但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原因,如血管内皮受损、血液凝固性增高、血流缓慢等因素,可导致血栓形成,脱落,最终堵塞血管,造成脑血管意外、深静脉血栓等疾病。而肝素正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抗凝血物质之一,那么,肝素抗凝血的机制是什么呢?

肝素之所以被称为肝素,是因为这一物质最早是从肝脏发现的,这是一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功能,可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肝素抗凝血的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肝素可以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而抗凝血酶可以让凝血酶失活,从而到达抗凝血的作用。肝素加强了抗凝血酶的作用,相当于进一步增强了人体本身的抗凝血功能。第二,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达到抗凝血的效果。第三,肝素还能增强蛋白c的活性,而蛋白c是抗凝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应当引起注意。

除了抗凝血功能以外,肝素在调控血管壁的通透性以及新生血管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表现,肝素还有一定的调节血脂的功能。当然,肝素如果使用不当,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血,反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在使用时应当小心谨慎一些。

通过上文对肝素抗凝血机制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肝素之所以可以抗凝血,实质上是增强了人体内抗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其中增强抗凝血酶3是肝素发挥作用的关键。另外,在使用肝素时也要注意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当谨慎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审编医生
赵连江普通内科 主任医师 医院: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治疾病:失眠,眩晕,哮喘,心悸,肾结石,胆结石,贫血,高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