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下沉的速度。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血沉的数值,单位为毫米/小时mm/h。
血沉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如年龄、性别、月经周期等可能会导致血沉的变化。在病理情况下,血沉加快较为常见。例如,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细菌性炎症,在发病 2 - 3 天后血沉即可加快。风湿热、结核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显加快。组织损伤及坏死,如较大的手术创伤、心肌梗死等,血沉也会加快。恶性肿瘤时,血沉也会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炎等疾病,血沉也可能会出现异常。
血沉的测定虽然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它并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血沉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便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