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
麻疹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出,周围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 6 - 21 天,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随后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至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掌和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出疹期间体温会升高,可达 40℃左右。
得了麻疹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补充营养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眼睛。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喝水。
对于麻疹,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麻疹患者。在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史,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