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伤寒杆菌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进入人体后,引起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
伤寒病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到2周开始出现,包括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患者会感到乏力、食欲不振、头痛、肌肉酸痛等,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在3到4天后达到高热,持续10到14天。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伤寒病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血培养和骨髓培养是确诊的依据,如果在病程中出现玫瑰疹,也有助于诊断。
对于伤寒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用生水,以预防伤寒病的发生。如果出现疑似伤寒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