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癣是一种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浅表真菌病。
花斑癣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常见于胸背、颈、上臂、腋窝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皮损初起为以毛孔为中心、边界清楚的点状斑疹,随后逐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以糠秕状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瘙痒。
花斑癣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温、潮湿、多汗、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这些因素可导致皮肤的正常菌群失调,马拉色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
诊断花斑癣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皮损的形态、颜色、分布等特征,并进行真菌镜检或培养,以明确诊断。
对于花斑癣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避免多汗和油脂分泌过多。还应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以防传染。
花斑癣是一种常见的浅表真菌感染性疾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注意个人卫生,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以预防花斑癣的发生。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