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其病变可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多个器官,临床上以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浸润及皮肤、眼睛损害为主要表现,肝、脾、淋巴结、唾液腺、心脏、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其他器官也可受累。
结节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在某些未知抗原的作用下,激活了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出多种细胞因子,引起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的形成。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受累器官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有症状的患者常见的表现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皮肤表现包括结节性红斑、冻疮样狼疮等。眼部症状可有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等。
对于结节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浸润等改变。血液检查可发现血沉增快、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升高。病理检查发现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是诊断结节病的重要依据。
结节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受累器官的不同而选择。对于病情较轻、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定期随访观察。对于病情较重或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结节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