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小儿腹泻的病因较为复杂。感染因素是导致小儿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内感染,以及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小儿腹泻。非感染因素如饮食因素,喂养不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都可能引发腹泻。气候因素如过冷或过热也可能影响小儿的肠胃功能,导致腹泻。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重型腹泻则起病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等。
对于小儿腹泻,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次数、性状、体温、精神状态等。同时,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调整,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的患儿可给予米汤、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孩子腹部着凉。